杭州日報訊 2022年亞運會臨近,杭州正值建設“陣痛期”,隨着車流量的成倍增長,道路井蓋修復也愈加頻繁。 昨天上午,杭州市城管局、拱墅區政府在半山街道牧歌路舉行了一場杭州市城市道路冬季養護攻堅行動動員暨市政養護技能大比武活動。活動現場,在路面銑刨修復環節中,市政工人紛紛變身“馬路醫生”,手藝精湛、力道均勻,恰到好處地對路面進行銑刨、下料、攤鋪、碾壓、封邊等一系列操作,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將有病害的路面恢復如初。同時,很多市政養護單位也分別展示了冬季道路養護設備、瀝青霧封層面層預養護技術、窨井蓋提升工藝技術,讓大家眼前一亮。 市政道路上的窨井反覆沉降、損壞,反覆維修,給道路交通帶來諸多不便,也是市政養護的難題。 在活動現場,拱墅區市政所就向大家推薦了一種修補窨井的新材料——C30超快硬混凝土。現場,工人們將一個沉降的窨井,周邊挖掘,清理乾淨破碎瀝青,露出原井筒截面並進行固定支撐,之後就用這種材料進行填補澆築。“該材料具有凝結時間快、粘接性好、強度高、與普通混凝土匹配性好及耐久性高等特點。”技術人員表示,修補料45分鐘左右就可以凝固,之後道路瀝青表層恢復後,便可開放交通,在減少路面病害的同時,也提高了道路的平整美觀度。 拱墅區市政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這種辦法特別適合於重載、車輛通行頻次高的城市主幹道。今年5月,拱墅區的上塘路進行道路加固工程,他們已嘗試對4個沉降窨井試用了C30混凝土修復澆築,截至目前,未出現任何問題。“重車多的瀝青道路,窨井沉降的情況太頻繁,市政部門一般3個月就要修復一次,用了這種材料,預計可以保持一兩年內不復修。” 市城管局市政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近兩年,杭州冬季均出現了持續降雨的天氣,對道路養護工作十分不利,城管市政部門努力尋找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不斷破解冬季養護施工難題,打開工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