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兄弟的建德大包 為什麼從早到晚都有人在排隊》報道後續 昨天店門口獅子嘴裏叼着告示:今日最後300個 
排隊的大多是頭髮花白的大伯大媽
都市快報
建德雙胞胎兄弟翁大紅、翁小紅在杭州經營建德大包,11月2日在體育場路新開張一家分店,原先是為了緩解老店壓力,沒想一開張就很火爆。在距離門店50米的地方,富陽人陳興幾乎同時開張的“場口土豬肉包子”生意也很火,這兩家可謂杭州包子界新殺入的兩匹黑馬,大杭州好吃的包子有點“城市包圍農村”的勢頭。(詳見11月6日頭版、二版) 昨天早上6點一開門,兩家店門前排隊的人就沒停過。“沒辦法,上午9點就把美團、餓了麼上面的包子業務下架了,實在包不過來。”翁大紅説。 下午2點多,體育場路中山北路口的“建德大包”店門前,隊伍排了20米,路過的人都要瞧瞧看看,有的掏出手機拍拍。 除了一個人在門口賣,其他6個人都在裏間包。看我進來,他們笑了,佯怒,“‘肇事者’來了,都怪你,害得我們今天不能休息。” 原本下午2點到4點,生意少,是員工休息的時間,昨天這個時段,門口隊伍仍有10多米長,店裏忙到一分鐘也休息不了。 下午2點不到,豆腐包已經賣了三四千個,是平日一天的量。翁小紅指着另一塊牌子“今日已售完,歡迎明日再來”説,他糾結了幾次,想掛出去,又怕傷了排隊者的心。 
“今天來排隊的人好多都是上了年紀的大伯大媽,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專門跑過來,怎麼辦?6個人全力做包子,餛飩、拌麪、蓋澆飯先停下了……”
一位大媽買了10多個包子拎回去,她説孩子上班,沒空來買,全家只有她有時間,就過來排隊,而且花錢不多,一家人一頓飯就解決了。 一對老夫妻買了6個豆腐包,找了張桌子相對而坐,熱騰騰開始吃起來。問他們排了多長時間,大媽臉上笑着,“至少排了半小時以上。” 大伯姓李,86歲,大媽姓陶,83歲,住在武林門,上午看了快報慕名而來,“豆腐包熱氣騰騰,照片看了饞,我們年紀大了,豆腐包軟軟的,吃着舒服。” 正聊着,一個男人衝進來,直奔翁小紅走過去,兩人對視一眼,一起哈哈一笑,互相拍拍肩膀。 男人姓周,和翁大紅、翁小紅兩兄弟是高中同學,闊別24年,“我一看順豐國際集運,姓翁,叫大紅小紅的,準是我同學。” “我和小紅是中專時的室友。” |